新華社杭州2月21日電(記者馮源)宣講黨包養網的政策,提檔升級農家書屋,邀請兒童文學作家給孩子上課,發掘當地特點資源,策劃鄉村振興繪本……浙江紹興諸暨市東白湖鎮陳蔡社區地處偏遠山區,浙江省級文明特派員張麗紅下鄉不到一年,就把諸多文明資源帶給了當地群眾。
張麗紅的本職任務是浙江出書聯合集團浙江少兒出書社的一名童書編輯,她告訴記者,盼望更好地發揮文明特派員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而來自浙江廣電集團的省級文明特派員孫小璞則來到海寧市鹽官鎮祝會村,和當地干部群眾梳理了觀潮文明、越劇文明和蠶桑文明,為村里發布了“愛如潮流”的文明brand。
2024年4月,浙江省啟動了文明特派員軌制。文明特派員要在所駐鄉鎮(街道)范圍內,包養平臺推舉重點指導1個行政村,結對1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間或農村文明禮堂,原則上每年要在當地任務約100天,每月至多在基層指導服務一次,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文明服務供給、文明brand打造、文明包養網 花圃資源發掘、文明陣地晉陞、文明產業幫扶、文明人才培養與指導等任務。
近一年來,浙江的1573位省市縣三級文明特派員累計開展理論宣講6200余場次,舉辦文藝活動1.9萬余場次,帶動了近4000支基層文明隊伍,幫助派駐地增收1.21億元,推動優質文明資源直達基層,在傳思惟、送服務、促善治、續文脈、興產業、展抽像等方面發揮了主要感化。浙江省還構建了“省統籌、市指導、縣負責、鄉鎮街道抓落實”的四級服務治理體系,多部門聯動以縣(市、區包養)為單位,組建了90個省市縣三級文明特派員任務組,幫助文明特派員在基層走深走實。
記者從浙江省委宣傳部獲悉,浙江還將進一個步驟完美文明特派員任務機制,計劃建設文明特派員學院,持續晉陞其文明素養和業務才能,讓文明特派員安身群眾的實際需求,盡力晉陞群眾的文明獲得感,帶動群眾增收,做到群眾有感、群眾參與、群眾受害包養、群眾滿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