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力“陸上三峽”突起查包養app隴原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年新增并網容量超過1200萬千瓦、新動力發電量破800億千瓦時年夜關、全省電力總裝機破億千瓦……“風”“光”無限的甘肅省,1月19日亮出2024年新動力發展最新成績單。據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介紹,“十四五”以來,甘肅累計新增新動力裝機4067萬千瓦,相當于新建了1.8個三峽水電站。

冷冬臘月,沙漠灘上冷風獵獵。走進中節能(甘肅)風力發電無限公司玉門昌馬20萬千瓦風電場,130多臺風電機組迎風而立,將宏大的風動力源不斷轉化為清潔動力。該風電場于2009年投運至今,一向平穩運行,每年發出的清潔電力相當于節約標煤16.2萬噸。

在風電場進口處不遠的一塊巨石上,“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鮮紅年夜字非常奪目。這即是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啟動項目。基地地點地玉門,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也是甘肅新動力產業發展的搖籃。

地形狹長、酷似“玉如意”的甘肅省,風、光資源富集,風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分別達5.6億千瓦、95億千瓦,位居全國第四、第五。此中,占甘肅國土面積65%以上、綿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因夾在祁連山和北山之間,更是自然的風力通道,擁有“世界風庫”瓜州、“世界風口”玉門這樣的世界級風力資源地。

1997年,玉門市從丹麥引進了4臺單機功率為300千瓦的小風機,著手組建甘肅風電試驗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發展新動力。玉門市綠色動力發展服務中間主任史學磊說,這4臺風力發電機因體形“嬌小”,被抽像地稱為“四小天鵝”。

2007年,甘肅開始打造“西部陸上三峽”。隨后,國家發改委正式同意建設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進進新時代,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和國家“沙戈荒”年夜型風電光伏基地的規劃出臺,河西走廊新動力發展駛進高質量發展賽道。

據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統計,截至本年1月1日,甘肅新動力裝機容量達6446萬千瓦,占全省電源總裝機量的64%以上,2024年全年新動力年發電量達80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近16%,初次衝破800億千瓦時包養,占全省總發電量的35%以上,新動力已成為全省發電量增量替換主體。“十四五”以來,甘肅累計新動力裝機新增4067萬千瓦,相當于新建了1.8個三峽水電站,年均增長1000萬千瓦以上。

今朝,甘肅已建成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張掖、武威、白銀、定西、慶陽5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及蘭州、武包養網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6個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

甘肅省動力局介紹,河西走廊地區新動力總裝機量衝破5000萬千瓦,達5081.5萬千瓦,占甘肅省新動力裝機量接近八包養網成,“陸上三峽”已成現實。

隨著新動力“陸上三峽”突起,甘肅電力外送規模和范圍不斷拓展,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延長。2024包養網年,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加年夜新動力并網和消納服務力度,鼎力推進特高壓輸電通道建設,甘肅電力外送超過550億千瓦時,覆蓋全國25個省(區、市)。我國首條年夜規模輸送清潔動力的外送通道±800千伏祁韶直流自2017年投運以來,已累計向湖南輸送電力衝破1800多億千瓦時,相當于三峽水電站年均發電量的2倍。今朝,武威、金昌再次被國家動力局確定為隴電進浙的送端地區,隴電進浙工程正加速推進,無望成為河西走廊的第二條年夜規模電力外送通道。

走進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風機葉片廠、風機組裝廠、輪轂廠、光伏組件廠等新動力裝備制造企業順次排開。據統計,截至今朝,酒泉已累計引進新動力裝備制造上市公司、“三個500強”企業29家,規上企業74家,從酒泉生產的各類風機、光伏組件廣泛供應國內外。

風機輪轂制造商日月重工(甘肅)無限公司是國內風電領域關鍵設備的頭部供應商,企業負責人韓松介紹,全球每四臺風機中,就有一臺應用日月重工的零部件。

酒泉市動力局局長馬偉說,酒泉具備年產主機2600臺包養網、葉片2450套、塔筒2700套的才能,年可裝機20吉瓦以上,成為全國最年夜的陸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當地新動力和新動力裝備制造產業已經初步構成一個規模千億元級的產業鏈。2022年,“甘肅省酒泉市全產業鏈推進新動力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被列進國務院第九次年夜督查發現的典範經驗做法。

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到“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時過境遷,滄海滄海。現在的隴原年夜地,風光蒼涼,卻并不荒涼。戈壁、沙漠、荒山,正成為新動力投資的熱土,勾畫出“風光無限”的氣象。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